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2019上海中国味满分作文《耐人寻味的中国味》(总分总结构)

发布时间:2021-4-4 22:10作者:上海考生阅读:455

文章以自身为例,说服力强。为了有力地论证更喜爱“中国味”,在对比的基础上,以自己学习民族乐器竹笛为例,来说明“中国味”所具有的特色、魅力与作用,并以周公、孔子的话作为理论轮论据,这样,无疑增强了可信度与论证力。文章观点辩证,卒章显志。考生在论证喜欢“中国味”音乐的同时,也能够正确而清醒地看待异域音乐对本土音乐的价值与意义。在文章的末段,在前文论证的基础上,自然得出“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的结论,可谓水到渠成。

“如果说国际路线的英文歌是我的翅膀可以带我飞得更远的话,那传统的中文传统的东方神韵,就是我的根,可以带我回家。”这是中国歌手张靓颖说过的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

在这个多元化交融的世界里,我倾听了许多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风格的异域音调,我由此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更深刻的感受,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

记得小时候我在对音乐的喜好上面总有点儿“崇洋媚外”,总觉得那些听不懂的欧美音乐更具有动感更吸引我,反倒是忽略了中国传统的富有“中国味”的音乐。欧洲音乐的风格和审美特征是追求富于动力性的复音音乐美,不可否认欧洲音乐总是能给予人们对于音乐快感与动感上的需求。但是伴随着年龄的增长,我聆听过许多不同国家的音乐,接触了不同国家的异域音调,了解了世界不同国家的音乐,似乎更欣赏“中国味”的音乐了。不论是朴素清新的东南亚音乐,还是色彩缤纷的北美音乐,抑或是追求崇高自然的大洋洲音乐,在我心中渐渐地都不及对古典雅致的“中国味”音乐的喜爱。要说这一转变的开始,应该是从我开始学习中国民族乐器竹笛,我对音乐的“中国味”有了逐步深入的了解,从而更有意识地去寻找“中国味”,了解“中国味”。

因为对“中国味”音乐感兴趣,便在课余时间了解过一二,这不了解不知道,一经了解后边发现这“中国味”音乐十分耐人寻味,便不自觉地去寻找这“中国味”了。“中国味”音乐,也就是独具中国特色的音乐,文献一般追溯到黄帝时代,据考古发现,“中国味”音乐课追溯至7000多年前,中华民族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丰富的音乐文化。中国号称“礼乐之邦”,中国古典音乐在人格养成、文化生活和国家礼仪方面有着很重要的作用和地位。前有周公“制礼作乐”,后有孔子云“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古时候统治阶级以音乐激发人们的认同感。

其实一开始古代乐器主要的就几种,直到汉朝和唐朝以后,中国通过西域和国外的交流频繁,主要是伊斯兰世界和印度的音乐、乐器大量流入,汉唐时统治者奉行开放政策,勇于吸收外敌文化,源于外国的乐器如笛子、筚篥、琵琶、胡琴等为中国音乐带来了更为丰富的元素,并被中国人改良发展,逐渐代替了中国原来的本土乐器。

我学的竹笛亦是当时被中国海纳百川、和而不共的中华文化所吸纳。在经历了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历史变迁后,具有“中国味”音乐的种类也逐渐多了起来,不论是抗战时期中共革命音乐,还是如今流行的当代音乐,抑或是独树一帜的少数民族音乐,这些都是我所寻找的“中国味”。

中华文化与异域文化,和而不同,美美与共。这也是我所认为和寻找到的“中国味”。中西音乐也许大相径庭,但我认为中西音乐也是殊途同归的。我们作为炎黄子孙,更应该去寻味、探索、发现、了解“中国味”的音乐。

本文由Wenyiso.Com编辑发布,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