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年江苏省高考满分作文《行在路上》
行在路上
成功的花,人们往往惊羡它现时的明艳,然而当初,它的芽儿却浸透了奋斗的泪泉,洒满了牺牲的血雨。
——冰心
行在路上,在暗夜悄然退去的黎明;行在路上,在光明渐渐到来的白昼;行在路上,在“梧桐更兼细雨”的黄昏;行在路上,在这深沉的、漫无边际的黑夜。行走,行走,耳畔突然传来一个声音,一个坚定、有力的声音——走,不必回头!
“我自横刀向天笑,却留肝胆两昆仑”。听吧,这是一个行者的大气独白;看吧,这是一个勇者的义无反顾。无论甲午战争后,谭嗣同倡导新学的壮举,还是“不变法,无以利天下”的激进思想,他从来都是这么坚定地行在他认定的路上。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以清政府的失败而告终,中国被迫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清政府的腐败彻底暴露,亡国大祸迫在眉睫,悲愤笼罩全国。谭嗣同得知这一消息后,怀着悲愤的心情发出了“天涯何处是神州”的追问。自此,他更急切、更深刻地寻求挽救祖国、振兴中华的道路。推行变法,宣扬维新,参与新政,直到变法失败,众人纷散,谭嗣同却拒绝出走,他慨然说道:“大丈夫不做则已,做事则坦坦荡荡,一死何足惜!”掷地有声的话语,气冲霄汉。
历史从来不会因为世事雨打风吹而放慢前进的步伐,在它的浩瀚巨制的画卷中,我们只是或深或浅的一个标记,选择了怎样的路,也就留下了怎样的痕迹。选择之于选择,本来就是一种选择。孔丘曾说:“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世上的道路有千万条,人与路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鲁迅先生那段“世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的话语,早已为我们耳熟能详。“虚伪是虚伪者的通行证,崇高是崇高者墓志铭”。是虚妄、堕落、腐化之路,抑或光阴、希望、梦想之路?在你踏上任一条路时,请问问你的心灵,是否还保持着最初的纯真?那些希望、欢欣,温暖之情是否依旧充盈其间?行在路上,是一种选择,也是一种义务,是一种付出,更是一份收获。
自落的花,成熟的果,发芽的种,脱壳的笋,落地的叶,他们的路似尽还有。天空没留下鸟的痕迹,但我已飞过;花朵的芬芳飘逝了,但我已努力开放过。
行在路上,我们需要的是行走的态度!行在路上,我们享受的是行走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