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兴中国传统文化作文800字(2006年北京卷满分作文)
有人说传统是包袱,有人说传统是财富,有人说传统是实现现代化的阻力,有人说传统是实现现代化的动力。这些说法,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对都是片面的。如果现代人能正确认识到历史是不能割断的,传统与现代是有着血肉联系的,从而主动地去改造和吸收传统,使其实现自我更新,以适应时代,为时代服务,则传统绝不会成为包袱,而只能是宝贵的财富,绝不会是阻力,而只能是积极的动力。
相反,如果不能正视时代的发展而固步自封,抱残守缺,或者无视传统与现代的血肉联系而一心只想割断历史,抛掉传统,那末,传统也确实会成为一种沉重的包袱,成为前进的阻力。总之,对于传统文化既不能盲目的崇拜和搬用,也不能简单的否定和排斥。
文章叙述了传统文化在我国的遭遇,我国传统文化的现状,与日本、国外进行了比较,对现实的一些错误看法进行逐一批判,最后,“今年春节,窗外的爆竹格外响,空中的烟火分外美。”又对未来充满希望和信心,同时又充满无奈。
文章语言优美,有气势,有韵味。思想深刻,见解阐述的全面而又细致,是一篇难得的佳作。
传统文化待复兴
所谓文化,在历史学上的定义是:一定历史时期社会政治、经济的反映,同时又反作用于社会的政治、经济。而作为中国封建历史发展最高峰的盛唐,正是以“大唐气象”这样一张文化面孔留在了每个炎黄子孙的脑海中。
现如今,相比盛唐,我们少了一种精英意识,少了一群能够作用于时代的文化人。且不说留下数万首唐诗的那些诗人,只看李白一人:“酒入豪肠七分酿成了月光余下的三分啸成剑气绣口一吐就半个盛唐!”这是何等的气魄!一个全盛王朝的万千气象尽在一个诗人的口中!我们的时代,既缺少这样一个可以吐纳时代之气的文化人,也缺少这样一股可供吐纳的文化气韵。
与此同时,我们的文化相比盛唐,又少了一种平民意识,少了一群能够体味文化的老百姓。曾记否,白乐天总会把自己写的诗拿给邻居家老奶奶看,老奶奶看明白了,诗才合格。这种双向的来往,是诗人对文化的真正价值的理解,也是平民对于文化的感知。
高端少了文人的作用,低端少了民众的支持,无怪乎我们整体的文化影响力丧失了。盛唐时的华语文化圈,几乎涵盖了整个亚洲。现在却正相反,年轻人对日语韩语趋之若鹜,日剧韩剧看得如痴如醉,看动漫的小孩子更是比日本人还多。
也许有人会以“时代”作为这种种现象的借口,以为信息时代本身就与传统文化相抵触。其实,这是看轻了文化的作用。只有文化的发展与时代的进步并行不悖,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得以实现。当一个民族遗忘了自己的传统文化时,这个民族就要亡了!
也许这只是我们不习惯,暂时有点迷失,情况并没有那么坏。但从现状看,“文化倒灌”的现象确实存在着。只要我们冷静一点,在时代的飞速前行中冷静思考一下我们的传统文化。
传统文化是民族统一的符号,是每个炎黄子孙共有的精神归宿。而当我们环顾四周,昔日与我们齐名的几大文明古国今安在?但同样古老的中华民族,却始终保持着完整与统一。这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力量。正因为如此,我们要复兴传统文化并把它传承下去。
当然,复兴与传承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当今世界,文化交融是不可避免的,况且兼收并蓄本身就是我们传统文化的性格。所以复兴传统文化的真正内涵在于对古老传统有扬有弃的继承和对外来文化有去有取的吸收。只有这样,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才能真正实现。
所幸,今年春节,窗外的爆竹格外响,空中的烟火分外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