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中医“扶正祛邪”原则的启示意义作文

发布时间:2022-3-29 11:29作者:王永恒阅读:6714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对我们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扶正祛邪,固身之本

中医作为中华文明的组成部分,也自然具有中华文明的生成基因,即如“阴阳相生,正邪相随,二相相克,物极必反,不生不灭”等等,都极具易经思维的特点,可以说中医是在中华文化土壤里绽放的一朵奇葩。

“扶正祛邪”是中医治疗疾病的基本原则。“扶正”指扶助、补益人体虚弱不足的正气,使身体恢复正常状态;这样就可以固本,本固之后可以充分调动身体机能来“祛邪”,从而最大限度地祛除使人体发生疾病的一切外在致病因子,进而达到彻底治愈的目的。

“扶正祛邪”治疗原则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知挽救了多少人的生命。也不知有多少悬壶济世者凭借对此原则地精准运用而名垂青史。在这里,我不想赘述,我要强调的是中医的这种施治原则,这种思想方法,已远远突破了医学的范畴,具有了哲学的高度。影响到治国理政,修身养性等方方面面。

“扶正祛邪”,关乎国运的兴衰。魏征在《谏太宗十思疏》中列出的“十戒”正是基于“抹正祛邪”的原则提出的。主要就是为了让君王祛除私欲而坚守为君之道,“总此十思,弘兹九德”,才能达到“呜琴垂拱,不言而化”之境。李世民较好地遵循了这一原则,开创了初唐的“贞观之治”。而其后代李隆基起初也是如此,励精图治,政治清明,一举开创了大唐“开元盛世”。可惜后来玄宗因骄傲自满,耽溺享乐,宠爱贵妃,奸臣当道,以致于“正不压邪”,终于导致了“安史之乱”的爆发,大唐从此走向了衰落。

“扶正祛邪”,也关乎个人的升迁沉浮。人一旦正气缺失,邪气就会上升,以致易受到病毒侵害,少数党员干部由于“正不压邪”,所以导致“邪气附体”,利欲熏心,见利忘义,心里没有敬畏,最后碰触为官的底线,从而堕入犯罪的深渊,即此类也。

“扶正祛邪”的目的在于固本。中医疗治坚持“扶正不留邪,祛邪不伤正”,非常重视对人体自身机能的生发保护,“正”即是身体之本,“本”固则百毒难侵,所谓“邪不压正”,亦可这样理解:一个充满浩然正气,对信仰笃信不疑,对前途命运充满信心的人,是不会轻易被歪风邪气吹倒的。

说到这里,就不能不提到:我们党取得百年辉煌成就也离不开对“扶正祛邪”的精准运用,与之相对照,前苏联的崩溃,就不能不令人唏嘘。教训深刻,发人深省!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继承传统文化(包括中医文传),不能只流于表面,而应将其当作一种鲜活的思想,只有这样,我们的传统文化才能真正发挥作用,成为我们行动的指南。对中医“扶正祛邪”思想的领会与运用正是这样。但愿有更多的传统文化资源,能在我们这一代人手里发扬光大。

25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