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露锋与藏锋高中作文800字议论文(含点评)

发布时间:2021-4-7 10:00作者:卢仁江阅读:2998

露锋与藏锋

我们若才华横溢、卓尔不群,是藏玉怀瑾,还是锋芒毕露?应该说,一味地卑微、肆意地张狂都是不可取的。为了最好地发展自己,使群体能够和谐相处,我们需要既露锋又藏锋。(开门见山,直入正题)

露锋与藏锋要看对象。(分论点之一)在我们周围,既有赏才重才的开明君子,也有嫉贤妒能的狭隘小人。在开明君子面前,他们会因你外露的才能而赏识你、尊重你,而在狭隘小人面前,他们却会因你外露的才华而伤害你、掣肘你,那么,“直木先伐,甘井先竭”的现象就会在你身上发生。

汉武帝时,有个将军叫灌夫,能文能武,才华横溢,他对没有多少才华的丞相田蚡甚是不服。当时,文武百官都去巴结田蚡,而灌夫不但不去亲近田蚡,还常在他面前耍枪弄刀、卖弄技艺。有一次,他当着田蚡的面出言不逊,说:“你靠奉承权势起家,不过是椽作梁用,有何荣耀?”由于灌夫过于露锋,终为田蚡所忌,将其处死。(典型的反例)

当灌夫遇见了心胸狭隘的田蚡,又一味露锋,自然会惹祸上身。如果灌夫注意揣摩说话对象,适当藏锋,就不至于招来杀身之祸。可见,你有才能和亮节,是藏还是露,要视面前的对象而定。(通过假设来析例,言之成理)

露锋与藏锋要看时机。(分论点之二)三国时期的杨修就因为不择时机、盲目露锋而丢了身家性命。曹兵进退维谷,曹操本已心烦意乱,而杨修偏在此时大肆露锋,“妙解”鸡肋,认为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擅自命士兵们收拾行装准备撤退,拂逆了曹操之意,杀身之祸倏然降临。

露锋与藏锋要看环境。(分论点之三)一个人才能的显露,要有相应的平台和合适的环境才能够发挥到极致,故此,露锋要适当顾及其时其地的人们的感受。

旧时,某地有一座砖瓦窑,窑主给工匠们规定,每人每月必须制成1万张瓦片才能领到工钱,超过1万张的工匠按数量的递增领取档次不等的赏金。窑里有个叫牟炳的工匠,每月制瓦1.2万张,总拔头筹。然而,一天,窑主又招来了一名叫徐冲的工匠,他上窑场操作了两天,每天制瓦达600张,且瓦面光洁、质地坚固。收工时,他便触到了一道道恼恨的目光,当跑到伙房吃饭时,他的碗筷又被人扔在了一口猪食缸旁。徐冲立刻意识到自己遭人嫉妒了。于是,他便有意放慢了制瓦的速度,制瓦的数量跟牟炳他们相近。接下来,他还接近牟炳等人,告诉他们一些诀窍。经徐冲传授技艺,牟炳制瓦的技能大有长进,每月制瓦达到1.5万张,其他工匠的制瓦技能也普遍提高。这下,牟炳及其他工匠都开始感激徐冲,请他使出所有本领为大伙儿树标杆。于是,徐冲使出浑身本领,每月制瓦都达到1.8万张。人们不仅不嫉妒他,还佩服他、尊敬他。(这是正面的事例,也是全文亮点所在,它很能说明“使群体能够和谐相处”)

徐冲可算是处世高人,他将藏锋与露锋拿捏得非常恰当。他在露锋的同时“转锋与人”,并与人共利同赢,因此使环境变得优越,更加适合自己露锋。从这个角度说,露锋除了要看环境是否适合以外,更需要自己积极地营造良好环境,进而使环境有利于你的露锋,使自己的聪明才智、技艺才能得到最大限度的显露和发挥。(既紧承上一段进行了概括,又有进一步的拓展与深化——文意已深入到“转锋与人”和“积极地营造良好环境”)

这是一篇相当标准的议论文。中心论点是“我们需要既露锋又藏锋”,主体部分从“露锋与藏锋要看对象”等三个方面加以论证,运用的事实论据颇为丰富,反面的有汉朝的灌夫及三国时的杨修,正面的有工匠徐冲,文末顺理成章得出结论:学习徐冲,正确处理藏锋与露锋的关系,为了良好的结果对过程进行艺术化处理。此外,文中叙例很有讲究。如“三国时期的杨修就因为不择时机……杀身之祸倏然降临”这段文字,叙述时处处紧扣“时机”一词。

写作点拨:从篇与段的关系看,要确立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

我们写一篇议论文,经过审题、立意阶段,最终要确立一个中心论点。“拆分”中心论点,是学生需要面对的一个大的挑战。有些同学在写作时习惯于只写一个论点,然后列举事例,论述层次单一,缺少分论点的层次。这是思维简单化的表现,也是许多同学写不好议论文的症结所在。

中心论点一般是表述清晰、明确、完整,语气肯定的判断句(或祈使句)。中心论点与分论点是整体与局部的关系,是“上司”与“下属”的关系。为证明一个中心论点的正确性,通常要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一个方面,是点;两个方面,是线;只有三个方面,才是面。所以一篇800字的作文,主体部分要有三个分论点,文章才饱满,论述才充分。

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