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芦苇与橡树比赛看谁更有力量高中材料作文范文及解析

发布时间:2022-8-13 11:35

芦苇与橡树比赛看谁更有力量。高大的橡树看着纤弱的芦苇,认为自己一定能够赢得胜利。一阵猛烈的强风吹过,芦苇弯下腰,顺风而倒,幸免于被连根拔起。而橡树迎着风,笔直地站立,尽力抵抗着狂风,结果却被刮倒在地。

橡树虽然为失败而伤心,但看到身后由于自己的保护而在狂风中幸免于难的小木屋,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诗歌除外),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芦苇与橡树高中优秀作文800字《直与曲》

狂风浩荡时,微草低眉折腰,顺风而伏;乔木横眉冷对,全力抗拒。一者曲,一者直;曲者以其曲而得生,直者以其直而见亡。那么,曲与直孰优而孰劣?

曲者,所以避祸远害者。《列女传》言:“南山有玄豹,雾雨七日而不下食者,何也?欲以泽其毛而成文章也,故藏而远害。”横睹沧桑,多少逸民退士效法南山之玄豹,在猛烈的政治风潮中选择栖隐岩下,以迂回让步的方式避祸远害。所谓巢父饮牛于流,或乘槎浮于海,又如鲁仲连之辞赵王,颜斶之不眄千金,都是在云诡波谲的时代风浪中选择曲以保身,默然自守。

然而,在当今时代,我们似乎更应该提倡一往无前、不畏浮云的刚直人格。孟子云:“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孟子以正道直行的大丈夫气节塑造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人格。

直者,所以笃志弘毅者。纵使满目皆是望风而倒的柔草,也要坚守本心,做一棵迎风傲立、大庇天下的巨木。雄视古今,宋玉登山临水,挥洒出“独耿介而不随兮,原木先圣之遗教”的誓言;冰闭寒方壮,风动鸟倾翼,鲍参军以“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明志。诚然,在疾风中发出自己的呼号需要承担风险。但是,参天的巨木何必惧怕烈风的侵袭,惊世的险峰何必忧虑浮云的缭绕?宁做钢而摧折,不做草以委地;岂学南山之云豹,避雨雾而岩藏?

直者,所以佑启乡邦者。微草曲以佑一己之身,乔木直以佑一方之民。多少义士为民请命,舍身求法,宁做玉寸断,不为绕指柔:微子、比干之直言犯谏,海瑞之仗节死义。因其心怀天下,所以兼济天下;因其胸系万民,所以谋福万民。由此,直者为天下万民之利,不惜以直而亡身。鲍照《飞蛾赋》写道:“拔身幽草下,毕命在此堂。本轻死以邀得,虽糜烂其何伤!”多少仁人志士生于蓬户,起自草野垢贱;虽身处宦海,然心系天下,胸怀万民,效扑火以邀明,终殒身而不恤。直者,所谓正道直行,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竭忠尽智以侪苍苍烝民。

長风萧索,浮云无光;乔木飘零,微草不凋。直与曲,是三闾大夫与渔父在江风草泽间的对语,是宏达先生问卜于詹尹的徘徊;曲者,所以全身;直者,所以取义;宁直而见亡,岂曲而乞生?

本文从“微草”与“乔木”在面对狂风时的不同表现,点明“曲者以曲得生,直者以直见亡”的观点,然后以“玄豹”“妾妇之道”论曲,以宋玉、鲍参军、微子、比干、海瑞等论直。接着以“微草曲以佑一己之身,乔木直以佑一方之民”展开思辨性分析,使主旨升华到面对人生我们如何做曲直,结尾处更是首尾呼应,妙笔生花,以“曲能全身,直能取义”,“宁直而见亡,岂曲而乞生?”的反问句式引发读者的深深思考,有种绵绵不绝之余味。

芦苇与橡树比赛作文审题立意

有人认为这是一道尴尬的材料,尴尬在审题立意上的左右为难。若直接赞扬橡树的正直,挺拔,直面困难、挫折,有大勇,号召人们学习橡树倔强刚强的奋斗精神,似乎不牵涉小木屋,立意上就关注不到结尾奉献爱心的材料指向,末段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一旦关涉到小木屋,第一段的芦苇与橡树的比赛也就毫无作用,因它们比的是力量,不是品德,不以保护小木屋为目的。因此,第二段橡树比力量方法不对而失败,却保护小木屋只能算个意外收获,忽然发现自己奉献了,向小木屋付出了爱,因而露出欣慰的笑,只能是橡树失败后的自我安慰,这不是第一段材料的寓意范围。

如果说此题尴尬,就是因为没有全面理解材料。如果从整体把握材料,会发现此题不仅不尴尬,而且命题人的命题意图相当高明。

首先,芦苇与橡树比赛只是提供一个情景,提供一个橡树失败的情景,可能是芦苇,也可能是小草,也可能是其他的事物,但不管哪种事物,都是为了衬托橡树失败的。更重要的是,这则材料如果去掉后两句,芦苇与橡树的关系是并列的,但命题人有意加上后两句,“橡树正在为失败而伤心,但看到身后由于自己的保护而在狂风中幸免被毁的小木屋,不禁露出了欣慰的微笑。”整个材料叙述的中心就是围绕橡树展开的,跟芦苇没有关系了。而材料的审题和立意就增加了难度,立意的境界也比原来开阔了许多。如果仅从芦苇和橡树的“PK”(即第一段文字)中来确定立意,把注意力放在两者比赛上,如从芦苇角度立意谈弯腰的学问:以柔克刚、弹性人生、学会顺应(谈为人处世之道);从橡树的角度谈敢于挑战、永不低头、刚强挺拔、正道直行(谈对待困难的态度和精神,谈不屈于恶势力)就属偏题。这样的观点与立意,不足以体现高考作文中要求的“全面理解材料”。因为这个材料的中心意思不是比赛谁赢谁输,而是先说“橡树”在“PK”中的失利——“失”,后面是说“橡树”的得到——“得”,所以材料就是围绕橡树的“得与失”而展开的。这显然是一个辩证的主题,在行文中一定要突出思辩色彩。因此,对材料应从这样几个角度立意:失败与胜利,倒下与站起,得与失;不以成败论英雄等等。“选择一个侧面、一个角度构思作文”绝不是断章取义,是基于“全面理解材料”之上的,是对全部材料从不同角度的解读。

为避免对材料的片面理解,笔者根据多年教学经验,总结出了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思维流程,概述如下:

一、概括内容:概括材料主要内容。

二、明确对象:明确材料陈述对象。

三、划分层次(主次):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尽管材料涉及很多人或很多事,但有的人或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系,要从重要人或重要物的角度入手思考。

四、选取角度:选择立意的角度。几个对象孰轻孰重,材料重点写哪个对象,就从哪个对象入手,这是立意的根本点。

五、抓关键:抓材料陈述对象的关键句或关键点。材料中往往有对重点对象评论的句子,暗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整个事件的关键点,抓住关键句或关键点来立论将事半功倍。

六、辨明是非(寓意):这些关键语句是对是错、是善是恶、是肯定还是否定,材料陈述对象的做法对不对,材料塑造形象的寓意是什么,这就是命题人出题的意图。

七、分析原因:分析材料表述的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因,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一般来说,有几个原因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

这七个环节确定立意的方法特别适合复杂的材料作文或寓言类作文。

可以根据这一思维流程分析上述材料:

概括内容——芦苇与橡树比赛看谁更有力量,结果橡树失败,正伤心时,却看到因自己的保护幸免被毁的小木屋,于是欣慰地笑了。

明确对象——明确材料陈述对象分别是芦苇、橡树、小木屋。

划分层次(主次)——分清材料陈述对象的主次或层次。这则材料如果去掉后两句,芦苇与橡树的关系是并列的,但命题人有意加上后两句,材料陈述对象就发生质的变化,陈述的主要对象只能是橡树,芦苇只是议论的对象。

选取角度——材料重点写橡树,就从橡树入手。

抓关键——抓材料的关键句或关键点。找出描述橡树的关键句:比赛失败伤心,保护幸免被毁的小木屋,欣慰地笑。

辨明是非(寓意)——辨明材料陈述对象橡树这个形象的寓意。

分析原因——橡树失败却欣慰地笑,为什么呢?它看到自己的失败并不是一无用处、毫无价值,还能因失败无意间保护了小木屋,这是意外的收获。

由上述分析,就能得出准确的立意:失败与收获(注意这里的收获是意外的收获,不是主动地奉献),倒下与站起,得与失;不以成败论英雄,如何看待失败,失败的精神意义、精神价值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