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思辨文段议论文作文素材】
01.材料一
花儿为什么谢了呢?我的热烈的爱把它紧压在我的心上,因此花谢了。琴弦为什么断了呢?我强弹了一个它不能承受的音节,因此琴弦断了。——泰戈尔
材料二
一切重压与负担,人都可以承受,它会使人坦荡而充实地活着。——米兰·昆德拉
学校文学社拟出一期社刊,其中“大家谈”栏目本期讨论主题为“承受”。栏目主编向你约稿,请你结合上面两则材料,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和思考。
【文段示例】一张一弛,文武之道。为什么要张弛有度呢?因为这样符合自然规律。太放松了,懒懒散散、磨磨蹭蹭、麻痹大意、稀里糊涂,自然是不行的;而如果一味地紧绷神经,容易导致神经异常,使正常的判断力、洞察力受影响。就像一条皮筋,老是紧绷着,时间一长就没弹性了。没弹性的皮筋就失去了它的功能。所以,人们要懂得张弛相谐、动静结合。
总而言之,我们要知道适时适度地变易,不能一条道走到黑,不能头碰南墙不转弯,不能为了吃枣子而不顾马蜂窝。只有这样,才符合自然之道。符合自然之道,生命才能蓬勃,人才能稳健地走上成功之道。(《顺其自然健康成长》)
02.当你使用计算器后,你的计算能力变得越来越弱;当你使用导航工具后,你变得越来越不识路。而相反,你尝试自己计算、自己识路后,会发现相应的能力越来越强。
生活中类似的现象普遍存在,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文段示例1】是故我认为:我们不应否定科技进步带来的积极推动,但也不应忽视自身由于过度依赖科技而造成的能力退化,而应当利用科技提高能力,建构能力发展科技,使“科技阴谋论”变成虚谈,使人类占据科技的支配地位。计算器不仅可以用来进行一次计算,倘若改变使用时机、它便成了人的验算工具;导就不只是向导,它也可以成为识路失败后的补救。而当每一次算结果都与正确答案无异、每一条道路你都熟记于心时,计算器和导航才某正成为了用以提升效率的工具而非剥削能力的“恶霸”。
与其以外物为理由遏制自己提升,倒不如借助外物主动发展。与其被外物支配,不如做外物的主人。与其被自己的卑劣打败,不如助长自己的卓越。(《不囿于物,不困于己》)
【文段示例2】外物诚然是辅助自身,提升句我、拓展认识的良好工具,但切忌过于依赖。要真正为自己带来裨益,关键仍在于“事在人为”。正如阅读一本书,只有亲品读才能真正体悟其内涵,提升阅读能力,而不是仅凭他人的评论形成对此的潦草了解。只有以外物为辅,脚踏实地亲身践行,才能结合“物”与“我”,达到更高培养自身能力的境界。(《外物为辅,事在人为》)
03.如果你喜欢一个东西,你说不出为什么,你就是喜欢。
但如果你不喜欢一个东西,你就会有很多个为什么。
【文段示例1】诚然,人对内心自然生出的喜欢与不喜欢有本能反应的依赖,但它并非完全不可避免。首先,我们要以理性的目光看待事物:对待喜欢的,在赞美的同时也应探究其不足;对待不喜欢的,也应客观思考它所存在的价值与意义。古人云万物有缺,此时便更需要理性客观的思考;唐王如若清醒分析耽溺之害,也许不会国破家亡;孔子在领略学生学识品格以后,也反思自己的以貌取人。其次,要修炼一双善于分辨美丑的慧眼,社会固然浮躁。我们固然无暇处理海量信息,但在阅历与感悟的加深中,我们仍能最大程度抛却对最初喜欢与不喜欢的判断,较深入地判定事物的价值。
喜欢与不喜欢是难以摆脱的内心感受,然而当我们以理性的目光看待它们时,喜欢与不喜欢便有了合理的缘由,且让我们用理性之光,照亮着一条评判喜恶是非之路。(《理性看待善恶》)
【文段示例2】对于一个事物的喜爱,往往如“随风潜入夜”一般,根植于内心深处,而这时,感性往往会超越理性的束缚范围,思维就会被一种名为“喜欢”的情感所束缚,当我们惯于使用正面的方向去看待事物,便难以说出理由,却往往限制住了我们看待事物的多维向度。因此,明鉴情感,不能将理性埋没,成为了重中之重。
诚然,无由之情感可以促进前进的深度。身于嘈杂的人间,对一物的喜爱如同荆棘中的一汪清泉,夜幕下的一缕月光,也如同内心之中的一隅清净之地。嵇康深信于老庄思想,对官场的厌恶使他趋步于追逐老庄之路,义正言辞地决绝了司马昭的聘请,拥有了恬淡的出世生活。喜爱与反对的差别,促使了对喜爱的追逐。
然而,一味地被感性所束缚,常常麻痹了我们对理性的认识,堕入无尽的深渊。拿破仑对于胜利的一味追求,忽略了对敌军的清醒认知,最终导致了滑铁卢战役的失败。在这个理性化的时代中,对于感性和理性的占比,人们应合理分配完善,对于好感所在,我们的感性之意让我们忽略了客观条件,而对于厌弃之物,感性之心又会使我们过于挖掘其缺点,最终导致了“鸡蛋中挑骨头”的现象。这显然是我们应避免的,否则,情感就会束缚方向的选择,麻痹求真的欲望,限制眼界的开阔。
于所好之物,应以理性相待,方可明其完备;于所厌之物,亦应以理性相待,乃使光明之处显现。我们观察事物的角度,往往被情感束缚着,荀子曾言道:“凡人之患,蔽于一曲,而闇于大理。”对喜爱的事物无意偏袒,对厌弃之物,冷眼相待,无法明辨真实之所在,放下情感的桎梏,以多方面的视角对待事物,才能发现完整的世界。(《鉴情之所向,明事之真相》)
04.我们在生活中,到处可以听到各种本真性宣言:“成为你自己”“做真实的自己”,认为独特性只有从自我内部才能获得。加拿大思想家泰勒却说,“自我”来自我们和他人的对话,以及对话中的反思。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思考。
【文段示例1】我们重复着自我对超我的追逐,对规律的总结和反思,离那黄金的太阳再近一些。我们吸纳外在,在俗世与烟尘中往来,与人谈吐,成为不乏烟火气的存在。我们反省内在,在密室中闭关,审视内心的黑暗与火花,缄默不言。这是属于人的矛盾,更可以是规律,同样也是我们的价值所在。(《认识自我的内与外》)
【文段示例2】其实,他人与内部自我互为表里,无法割离。我们在明确自我时与他人对话,汲取不一样的视角所产生的不一样的灵感,并内化为自我内部中的一部分,这种经过反思后所获取的滤去糟粕的来自外界的养分,才能让自我之树更为葱茏。孔子周游列国而屡屡碰壁,在“违心求全”的声音中,遵从了自己的内心,嗓音振聋发聩:“良禽择木,木岂能择人!”最终成为了只此一人的圣人。但若非与子路“当仁,不让于师”的诸多对话与反思,“智者”将如何成为得以避过千虑中的一失的圣人呢?
当然,所谓本真性并不意味着刻意的特立独行。马保国的“审丑”狂潮使其沦为米兰昆德拉笔下的媚俗与刻奇的典型反面教材。这种处在另一极端的行为塑造的亦非真我。
揆诸当下,我们要有清醒的自我认知,以内在自我为主体,向外界开枝散叶,汲取外界的养分,并以这种方式进一步成就独特真我,也在与他人的对话中匡正他人,给予他人灵感,形成一种良性循环。
无论时代将我带向何处,我总会以主人的身份上岸,也愿倾听外界之音,能让我们更好地栽培自我之树。(《聆世界之声,栽自我之树》)
05.成长是个不断被塑造,也是个不断自我塑造的过程。
这句话对你认识自身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带来哪些思考?
【文段示例1】树木之长也,外风霜雨露以塑之,内生根吐绿以形之;泉源之流也,外从苍山之高而泻,内蚀其土而成江河焉。则人之长,外教化而致知而知止,内勤思而塑己也。其人之成才,内外之塑形,不可失其一焉。
其外者谓天命之性,以道率性,以教修道,其道之存也,秩序之安,社稷之平焉。故道不可须臾而离,其中庸也。然教化之存,人之参差,何哉?君子慎独,喜怒不发,发而中节;然小人之无忌惮。其内之形己也,内外调和,方为人之成长也。(《形己而外调和论》)
【文段示例2】“被塑造”与“自我塑造”从来不是孤立、阻隔的,而是成长的一体两面。一个人修身立命、成长成才,必须在自身与外部找到平衡点,实现自身与外部世界的良性互动。如果将环境归结于外因,自身归结于内因,那么我们应做的,便是发挥内因及自身主观能动性的决定性作用,指导我们利用外因及外部世界来重塑自我,并最终用更完善的自我回馈外部世界。
如果仅仅满足于“被塑造”,随波逐,盲从大众,那么我们只会如那个小僧人一般失去了解石钟山真正命名缘由的机会,只会如鲁迅笔下的广泛大众般冷漠;如果仅仅满足于“自我塑造”、自我封闭、自尊自大,便会如阿Q“精神胜利法”般滑稽可笑。我们应做苏轼这般坚持实践求知的精神的人、应做鲁迅这般清醒的呐喊者,应坚持“见贤思齐”,发挥自身的主体性,从外部世界汲取有利养分,从而更好地成长。
然而,我们应不止于此。自身在与外部环境的良性互动中成就更卓越的自我,更应以更卓越的自我投入于对外部环境的改造与完善中。如此循环往复,不断前进。(《与世界良性互动》)
06.有人说,知识是想象力的土壤;也有人觉得不尽如此。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上面这段文字的思考。
【文段示例1】所以,想象力的萌生确需要依靠现实知识的养分,但只依靠知识,也是无法孕育想象力的,最重要的是需要人们关键的创新力、革新之力,与打破知识的勇气。这些正是人类历史进程中孜孜不倦的使命,人们习得了知识,进而以原有的知识为基础对更广袤的未知世界规划出蓝图,萌生出想象力,好似人们用探索的无畏与热情化为甘露,在知识的土壤里结出绚烂的想象之花。随后久而久之,花朵也将成为土壤的一部分,所以不断的想象会拓宽知识的边界与内涵一般。知识与想象力在人的推动下相互造就转化,也指引人、嘉奖人不断打开新视域边界之门。
正如花朵养于土壤,冲破土壤,尽于土壤而为养分。想象力也应在人的作为下,孕育于知识,破局于知识,终归于知识。(《育于知,破于知,归于知》)
【文段示例2】知识是想象力的土壤,但仅有知识还不足以孕育想象之花,结出成功之实。我们更加需要坚定探索的决心、敢于质疑的精神、脚踏实地的稳重、以及“士不可以不弘毅”的信念和责任。中国古代的“浑盖之争”持续了一千二百年,西欧的科学萌芽贯穿了整个兴亡史。想象力发芽生长需要时间,但只要我们砥砺前行,就终有一日会结出丰满果实。(《为有源头活水来》)
07.人们普遍向往没有压力的生活,但人生中让人欣喜的大小成就,又往往是在压力之下取得的。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文段示例】压力通常会使人紧张,而人们实际都偏爱安逸的生活,所以人们才会向往没有压力的生活,但没有压力真的好吗?我认为完全没有压力反而会伤害人们。出海捕鱼的人都知道,若是捕捞上来的沙丁鱼之间不放一条它们的天敌,沙丁鱼就会因为安逸而死在途中,唯有天敌的威胁使它们不停游动,它们才能保持活力。人也需要这样一个“天敌”来驱动自己,这个“天敌”就是外界的压力。
压力虽然会使人紧张,但也会使人打起精神,认真对待眼前的事物,不少人自嘲自己是“死线战士”,但正是这个死线成功驱使了他们完成事情,若是将死线替换为高标准、高要求,人们也会迫于它的压力而努力达到这个目标,取得的成绩之所以令人欣喜,也正是因为人们比平时更认真罢了。(《拥抱紧张的生活》)
08.有的人认为人生不能像炒菜一样准备全部再开始,有的人认为要做足准备后才能开始人生。
对此,你怎么看?
【文段示例1】可惜的是,正如前文所述,这种万全的准备在人生的宏大体量与瞬息万变中难以成立;在当下这个日新月异的信息化时代中尤其如此。时代飞速发展,挑战接踵而来,机遇的流变更是急于星火。正如徐涛创始猫空时所有的准备都在现实中宣告无效,又正如疫情到来时世上没有一个国家不是措手不及。作为人我们始终是渺小的,无法提前丈量好整个人生,做出正确、有效的应对。
这难道说明我们在命运中必然受其摆布,束手无策?并非如此。徐涛的猫空或许有个潦草的开头,现在却也扎根进中国文创市场成为许多年轻人精神文明的圣殿;中国经历过疫情最初的混乱,但在一步一为营的积极应对中,我们捍卫了我们的生活;事前或许未必皆有准备,但人的主观能初性本不仅限于万物的开头;在命运挑战前的走下的每一步,皆可是人为的主动转机。
许多事有个仓促的开头,在仓促中我们跌跌撞撞地摸清道路,最终一步一莲花完成命运的凯旋,也完成自我的成长。这又未尝不是我们的文明一路走来的姿态?我们于草莽中,于愚昧中,于无准备中,于不懈的抗争中,创造出光辉灿烂的文明。一向如此。(《未必慎始,犹可慎终》)
【文段示例2】事实上,其实不论是不做所有准备还是做万全准备,本质都是为未来奠定基础。所做的准备,就是人当下付出的每一滴汗水、投入的每一份努力,而留下一定“不准备的空间”与之并不矛盾,它是要求人掌握变通力,遇到意想不到的转折时会处变不禁;它也是要求人从已明晰的准备网中有跳脱而出的弹性新思维的创造力。惟有当汗水与灵气相结合,人所做的一切准备才能达到至高境界,成为助推人类螺旋上升的强效滋补。
揆诸当下,人类在前行的进程中不变地积累经验做足准备,却又在面对全新挑战时用新格局下的新视野思之测之进而迎之击之。试问袁隆平研究几载又遇突变几时才换来世间无饥馑禾下享美梦?吴孟超抗肝癌几代又逢手术突发状况几次才在肝胆相照中医治苍生?数不胜数,国士所做准备再充足,还是会遇未曾万全考察就要义无反顾奔赴的情境。是他们的积淀,也是他们的情怀和二者共同孕育出的勇气光亮他们,在人生的穿林打叶中炽热滚烫!
我们每个个体都应如此,有澄澈侘静的准备,也有骁勇澎湃的信念。“先羽一铩群鹤翔”,赓续光明!(《先羽一铩群鹤翔》)
09.有人说,速度时代的来临,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也有人认为不尽如此。
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思考。
【文段示例】一个时代中的闲暇与忙碌是人的选择。有的人说,速度时代的来临可以为我们创造更多闲暇,也就是说现代生活中出现的网购、外卖、手机支付等节约了当时人的时间,让我们有更多时间,缩短了时间的浪费。他们可以读书、工作享受生活在闲暇的时间,这对于他们来说不仅便捷生活更加提升自己,这就是速度时代来临的好处。而忙碌是为什么呢?快节奏的生活,以及对人生的价值追求的不同,让他们在更加繁忙的社会中,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不敢懈怠,这是对于人所处困境的映射,也是对自我的升华。因此,在社会发展中闲暇和忙碌都是人的选择和自我的追求。(《快速发展时代下的闲暇与忙碌》)
10.生活中,人们总在努力创设各种“连接”,而有人认为保持一定的“间隔”更为重要。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文段示例1】“连接”与“间隔”并非相互对立的概念,我认为,个体在“间隔”中的所思所感反而更加促进人们在生活中更加努力地创设“连接”,实现“间隔”与“连接”的转化。
此时的我们也从“工具理性”上升到“价值理性”,它是以人为目的的一种动态过程。“间隔”于我们个体有益,而“连接”则是造福于人类于世界整体。
屠呦呦的团体也经历了“间隔”,他们几百次的失败换来了最终成功的“连接”;西方哲学家维特根斯坦终其一生在努力“连接”个体与世界,承担命运交付与他的天赋与责任。面对困难与现实命运,他们用努力和在“间隔”中的反思取得与世界的“连接”。
“间隔”确实重要,但两者的转变才是最终目的,让我们用在“间隔”中的反思与所感作为动力,更努力地创设“连接”!(《与我有关》)
【文段示例2】这并非说,每个人都应该成为孤岛,只是说,我们架构了太多泛化的连接,而没能看到,间隔其实是一种更高层次的被重构的连接。在适度的间隔中,我们才可以运用到自己的力量。我们需要将一些为人之初应该被重视但却被埋没的东西,重新亮起光芒;我们也需要让独立清醒的思考、让卓尔不群的个体奋斗,成为引领时代的微光,而非沉溺拘囿于泛化的连接中,被连接所定义、所塑形。《宽容》序言中的漫游者,正是勇敢地跳出了封闭已久的连接中,才得以一睹外面世界的波澜壮阔。
跳出沧海的水珠,固然会受阳光炙烤、风沙吹打,但也能看见陆地非凡的风景,能窥见独立自我的伟大。(《不为缀网劳蛛》)
11.我们每天都从外界摄入知识,但是有人说:“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而不是得自别人的传授。”
对这一说法,你怎么看?
【文段示例1】王阳明有言:“万物皆备于我。”小王子则说:“真正的事物只有用内心才能看见。”然而现实中,我们日复一日地操练着用科学的棱镜分析万物,从他人的言语中启发灵智,这看似矛盾,实则不然。
所谓“真正的知识来自内心”,这种知识并非学识,而是本能的理性与德性,是人混沌初辟时就具有的对万物联系与规律的朦胧感知,是对何为对何为错何为美何为丑的无需思考的价值判断。即便认为这些知识来自内心,与之形成对补的学识也是不可或缺的:在现代社会,人需要掌握学科的基本素养和社交的规则,才能生存下去。可见,知识“来自内心”与“来自别人的传授”并不相悖,缺一不可。
为了使外界的知识催化内心的自我发现,完善内心的素养,我们绝不能持“知识内备于我”的态度。相反,我们要敞开心怀,让外界的知识与内心的价值体系全面充分地碰撞,吸收、整理与之一致的内容,比较、审视冲突的部分,进行理性的衡量后,全身心地拥抱新的知识,不断地通过内心的感悟和实践将它内化为本能的理性或德性的一部分。(《阅尽万物,而后拈花微笑》)
【文段示例2】内化是我们沟通起自我和外界的桥梁。在具有自我认识后,我们通过内化获得的知识来充实内心。在审视、思辨的进程中获得感悟和成长,同时内化又反作用于我们的内心与自我之认识,在反思中也不断磨炼着自我。内化是一个给知识打上自己的烙印,也从而再度审视自我内心的过程,在此我们获得更深一层的理解,从而也能更为自如的应用。故而,即使这个过程漫长而枯燥,追求智慧和真知,想要获得提升和升华的人,还是需要走一遍的。
当然,内化的过程并不代表着需要与世隔绝。确实,思考的过程需要沉潜,但这并代表就要孤立自我,摆脱外界——相反地,内化也需要倾听来自外界的看法,需要知识的积累,在碰撞中获得灵感,也在思考中获得理解。(《于内化中寻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