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高考作文使用抒情化的语言要谨慎

发布时间:2020-12-3 22:02  425次浏览  作者:孙绍振

我见过有些考生抒情散文语言写得非常有才气,但是不管多么有才华的文章,都暴露出一个弱点,那就是耽于抒情,没有自己的思想,主题不严密,缺乏思考层次。比如,我看过一篇考生作文,主题是“热忱”。提出的问题是如何将“青春的年华”转化为一种“人生态度”。这个问题本身就是没有逻辑的。“人生态度”和“青春年华”不属于同一范畴,构不成矛盾,也没有什么因果关系,如何谈得上转化呢?可是作者根本不管,眉毛胡子一把抓,反复讲“青春的热忱”。一会儿讲“青春的热忱是知识的渴求”,一会儿讲是“渴望与奋斗的决心”,是“修养自身”,是“成功渗透了的奋斗的血泪”,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汶川地震的志愿者”,是“未来的希望”,是“不会被绝望所掌握”。最后说“青春的热忱是永远前进的姿态、破釜沉舟的勇气”,结论是“不应该以热忱突破时间的藩篱,来感叹青春的泛黄”。

这是很典型的语言“混乱抒情”。文章中存在的主题片面、概念转移、观点与材料脱节等缺点,可以说是比较低级的。要主题全面、概念一贯、观念与材料统一,就要符合逻辑思维基本概念内涵统一的准则。由此可见,抒情散文写不好,原因却在缺乏议论文的起码基础。抒情可以片面取胜,满足于抒情就肤浅了。作议论的基础就是全面(至少是正反两面)分析,这本是常识,可是在我们的作文写作当中,好像不存在。

这个考生,没有按照传统的思路把樊於期当成完美的英雄去抒情,而是在相反的方面提出問题,英雄的视死如归变成了“幼稚”“闹戏”。在考生作文中,这种揭示问题、展开矛盾的思维方式是难能可贵的。接着作者在对立面中展开分析:“当时樊於期对秦国的购赏,虽计不知所出,但料想凭自己的身份复仇绝不可能。”加上他对燕太子丹又“太冲动又重情”。在正面分析了樊於期从容献头缘由之后,又从反面说明他别无选择:“从武、生猛,使他不能为屈原;冲动、直爽,使他不能为韩信。”在这样的情况下,还不如“被英雄”,在历史上留下无奈的一笔。不管作者对樊於期的死的阐释是不是正确,由于从樊於期本身揭示了矛盾,又在外部,拿屈原、韩信树立了对立面,进行了内外两个层次的具体分析,他的观念就是自己的了,就是独立思考的成果了。而且他的语言不是套话,反而带着某种调侃意味:“秦王要悬赏砍掉他的脑袋,干脆就把脑袋给你,就算成全你了。”“古今重义之人不可胜数,樊於期有幸在《史记》中留一笔,算是不错的了。”最后,调侃的意味变成了反讽:“樊於期自始至终是个小人物,反倒为他套上光环,既满足了荆轲之计,又能较为畅快地离开。”描写死亡,不用庄重的“献身”,也不用口语的“送命”,而用“畅快地离开”,显得多么潇洒。

能写出这样的文章,说明作者不但有头脑,而且有语言才华,实在不可多得。

★结语★

从当前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来看,我们今天的文题更强调思辨,可以用“三多”来概括当前思辨作文的命题特点:一是多主体,材料中涉及的主体越多,考生的选择余地就越大;二是多元,材料往往具有很大的讨论性,且材料本身没有鲜明的感情倾向性,大家尽可以见仁见智,各抒己见;三是多项组合,给出一定的选择权限,让考生自由选择其中感受深刻的选项,自由组合主题。

不论哪一种命题方式,其实质是一样的,就是让材料的价值取向具备多元性或多选择性,最大限度地满足不同考生的个性,以便让其在真实的语境中相对自由地展开辩证说理,让各种价值有了碰撞的可能,从而为思辨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而本期的阅卷者说,无论审题、立意还是语言、论证,其核心指向也是“思辨”二字。高考命题在不断进步,我们的写作也应与时俱进。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