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丧文化”,无须过忧要重视》- 丧文化作文800字
- 该文紧扣“丧文化”展开评论,分析“丧文化”产生的社会、家庭、个体原因,最后表明作者对“丧文化”无须过忧要重视并疏导的观点。文章由表及里、层层深入,是一篇有理有据、典范可仿的议论佳作。
“丧文化”,无须过忧要重视
歪着脑袋,侧移颈椎,肌肉和韧带处于放松状态。这是葛优在《我爱我家》中的经典剧照姿势。经过网络的引申解读,“葛优躺”走红网络,被年轻人赋予为颓废状态的精神喻义。
其实,“葛优躺”并非孤例。前段时间,一只会笑的青蛙变成了一张丧脸的“悲伤蛙”,让佩佩从无名的漫画角色摇身一变,成了红遍全球的表情包;“长腿儿的咸鱼”,被赋予了“没梦想,只想晒太阳,得过且过”的现实寓意;一位有知觉和洞察力但因内心不安而又自毁倾向的半人半马生物“马男波杰克”也被年轻人追捧;美国动画中小胖子鲍比·希尔靠自己的“面瘫脸”也在“丧界”占领了一席之地。
这类形象的共同特征就是颓废、消极、虚无、悲观,而与积极、向上、健康的主流价值相悖,而追捧此类文化形象的受众大都是年轻人。这是青年亚文化在新媒体时代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折射出当下年轻人的精神状态和集体焦虑。
其实,对此类现象,与其妄加指责,不如厘清个中深层原因。如今年轻一代跟以往不同的是,他们处在就业困难、房价高涨、空气污染等内外困境中,他们享受丰富的物质和更为扁平的家庭和就业关系。在今天,通过努力,仍可能不能实现生活的质变和阶层的上升,他们内心更追求自我独立。这批内外统一的年轻人乐于做自己,不需要扮演出别人心目中“三好青年”的完美形象,他们承认自己的不完美,接受自己的缺陷,并为自己而活。在社交网络发达的今天,互联网成为他们的宣泄口,一部分人渴望把自己的负面情绪和追求绝对的精神自由释放到网上,“葛优躺”之类“丧文化”恰好契合他们的情绪,于是他们勇于去转发、去倾诉、其再创作。他们中的每个人都是一个完整、独立,并勇敢为自己发声的个体。
明乎此,“葛优躺”之类“丧文化”恰是这批超时工作、超额吃饭、压力大、挣钱难的大众内心状态的反映。我们也无须对此过于焦虑。因为喊“丧”不过是宣泄情绪罢了,生活和工作中他们依然会卖力工作,不苟且于眼前,不断向上。
据媒体统计,中国青年对自己的未来最乐观。29%的中国受访者表示,他们觉得中国是安居乐业之所,因为在这里“只要勤奋就能出人头地”。约93%的中国受访者还因为医药、可再生能源和计算机等技术的进步对未来充满希望。相比之下,一些发达国家的青年则相对更悲观。
不过,我们也并非不重视“丧文化”,从“小确幸”到“小确丧”,其变化背后有深层的社会原因。随着经济转型时代的到来,当下年轻人的确面临着他们父辈不曾遇到的孤独、渺小、乏力的压力。对此,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和优化疏导,若处理不好,极有可能成为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