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好书与坏书作文800字议论文

发布时间:2021-8-8 00:28作者:冯逸凡阅读:759

现在学生写的议论文往往面目可憎,其原因是专替哲人说话,专替政治家说话,专替教科书说话……总之专说别人的话,就是不为自己说话。这篇议论文作者专用自己的语言,讲自己的经历,说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少地方让成人读来感到如坐针毡:原来成人倡导的并不一定正确,也并不一定庄严!文中处处有“我见”,这样的作文应当提倡:议论文中若无“我见”,几是死文!

好书与坏书

我上小学那会儿,很流行这样的作文:写自己幼时听祖母讲童话故事,后来看儿童文学,现在则“遨游在大部头的海洋里”。当然,少不了要列举几个书名。我至今仍对这类作文的真实性表示怀疑。我的怀疑是很有根据的,因为本人自己就写过这样一篇文章。事实上我的祖父母都是农民,虽然识字,也还没达到“夜夜给我讲安徒生童话”的境界,说不定他们还以为安徒生是个姓安名徒生的中国帅小伙儿。但是既然作文选上是这么写的,那就一定是好书,我也不好意思不这么写,虽然爷爷实际上讲的是《薛家将》。但是那似乎是不上台面的书,那就一定是坏书。每个小学生都有弃恶从善的本性和充英雄智者的虚荣心,所以我就瞎编了。

我现在回想起这件事还是相当疑惑:我那评判好书、坏书的标准究竟是哪儿来的?鉴于当时并没人给我列张表详细规定,我只好怀疑自己纯是捡拾师长的只言片语,拿了鸡毛当令箭一样自作多情。但这问题的答案在蒙学阶段过去以后就明确了,甭着急,《新课标必读》都替你一个年级一个年级地列好了。这列出来的当然就是顶级的好书了,比如《名人传》和《繁星》《春水》。我对罗曼·罗兰和冰心女士都是十分敬仰的,但这两本书确实对我有催眠作用。因此对我而言,这两本书与其称之为好书,不如称之为好的安眠药。

于是我不得不怀疑这“标准”的客观合理性。后来我发现好书坏书的分法只是针对学生而言,成人世界里全没这套讲究。要不然何以许多人都站在地摊前光明正大地买成人小说呢?至于这是为什么,我想这是因为成人念书可以没目的,小孩子念书却一定得有目的。这目的无外乎有两类:一是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二是提升文学修养。前者谁也不能说不好,但这个目的是否能达到是难以衡量的。世界观正确与否不是一个可以量化的指标,由此派生的好坏标准也必然有失公允。后者往往被歪曲理解,间接造成了两种明显是念书后遗症的作文:一是乱冒名著书名乱冒诗词,二是文笔细腻优美无比但看得人直打哈欠。关于什么是文学修养,我也不敢乱说。但许多人似乎认为文学修养就是说平时不说的话,所以好书就是写平时不说的话的书。照此逻辑,满口京片子的老舍先生就不能算有文学修养,郭敬明散文倒成绝世好书了。

我看过的劝我看书的文章已经多得我不想再看了。所有文章都免不了在结尾处写一句:千万不能沉迷于流行小说,更不能去碰黄色小说。这话无论怎样都是对的,但我觉得它没什么意义。我从来没见过哪个沉湎于垃圾小说的学生在这句话的教诲之下改过自新。只有提高对书的鉴识能力才能有效保证不对垃圾小说着迷。坏书不是毒品,没有人能终生远离。要我说的话,小孩子就应该多看书,好书为主,夹杂坏书。老看坏书的人那是公认的无可救药,我就不\x86\xAA唆了。老看好书的人——我说,你不觉得乏味吗?再说了,越是没看过坏书的人越容易一见坏书就着迷,这跟杜丽娘比杜十娘更容易一见倾心是同一个道理嘛。看好书,就能比对出坏书的差劲之处,这时看过的那点坏书就差不多成了疫苗了。真正的好书是可以提升一个人的欣赏水平的。我就不信认真读过《三国演义》的人会去狂热追捧网上那些小说。小学三年级时我不知从哪儿弄来一本《烟雨蒙蒙》看了,从那以后我一见到言情小说就容易反胃,可见形成了多么强大的免疫能力。后来流行《可爱淘小妮子》,我看了两页就不想看了。周围有人看得欲哭欲醉如痴如狂,那全是十四岁以后才接触到言情小说的女生。要不怎么说,最容易被风吹折的是温室里的花朵呢。现在的作家们老喜欢告诉我们“要看经过时间沉淀的经典著作”,这多少有点自命为正统文学的味道,再说也只有那么几个乖学生愿意听。不如趁小时候反正也看不懂什么名著,也不会像青春期那样发春,或者文雅一点说萌动,就那时把各种书都看看。就当打预防针好了。看乱七八糟的书,一目十行浏览过去就行了,也不占用太多时间。其实我挺欣赏诸葛亮的读书方法:“观其大略”。我觉得这适用于所有不打算以从事文学类职业来谋生的人。正是本着这个想法,我不喜欢按别人的规定去看书,也不喜欢充高雅一本正经说自己没看过的书是好是坏,更不打算把我一不喜欢的书就当作坏书攻击不已,连作者的身高长相私生活都要拿出来讽刺一番——虽然我极不喜欢这书,但它一定有自己的优点,何妨兼容并包?

好书与坏书的区分不能说没有意义,但关键在于读书人自己的体悟。如果人云亦云,读再多好书也不过是个两脚书橱。

(匡园文学社 冯逸凡)

2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