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点拨:爱是没有界限的,给善良设防的是冷漠的心。心与心的沟通,爱与爱的传递,应该是生活中平常的举动。不要让爱心变成了奢望,善良变得可望而不可即。
适用话题:做人品德 同情弱者 家庭教育
二十年前,我家的日子过得十分清苦,父亲每月微薄的30多元工资要养活我们全家五六口人,还要帮助奶奶家交粮钱,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在我7岁时,村里来了一个寻吃的(乞丐)。这个寻吃的年龄约60岁,面容苍老憔悴,头发花白蓬乱,浑身的衣服补丁摞补丁。她一手拿着打狗棍,一手扶着肩上要饭的褡裢,挨家挨户地乞求:“行行好吧,请打发上一点!”我和几个小伙伴见了,便一边朝着寻吃的扔土坷垃,一边唱起了我们自编的歌谣:寻吃的,讨吃的,屁股里夹了个枣核子。正当我们唱得起劲的时候,我的脸上突然挨了重重的一巴掌,火辣辣地疼,抬眼看,母亲正怒气冲冲地站在我面前。
为了一个寻吃的,母亲竟动手打我,我委屈得放声大哭,恨不能让远在百里之外的父亲也能听见。母亲不但没哄我,反而驱散了周围的狗,将那寻吃的领回家里去了。我很不满,哼哼唧唧地一路踢着石子跟在她们屁股后面走回家。
母亲给那寻吃的老婆婆做了一碗漂着油花的杂和面(白面和豆面各半)。那年月,这样好的饭食我们家一年到头也吃不上几顿,我不满地瞪了母亲一眼,母亲分明看见了,可她硬装作没看见一样,依然张罗着让老婆婆吃饭,临走时还送了她满满一老海碗黄灿灿的小米。
寻吃的走后,母亲才走近我,用粗糙的大手轻轻抚摸着我的脸柔声说道:
“只有穷得过不下去的人才会走上寻吃的路,我懂得食不果腹的日子是什么滋味,孩子,一定要同情弱者,善良地待人,谁都有个难过的坎,欺凌弱小不是我们的本分,你看那位老婆婆整天过着风餐露宿的日子,多可怜!”
听了母亲的话,我静默了许久,仿佛霎时长大了,母亲朴实的言行为我上了第一堂生动的品德课,教给了我善良和仁爱的美德,使我懂得了如何做人。
善良的区别,在于行为的本身,不在于地位的有无。——英国戏剧家莎士比亚
凶恶每“战胜”一次善良,就把自己压缩了一次,因为它宣告了自己的丑恶。善良每败于凶恶一次,就把自己弘扬了一次,因为它宣扬了自己的光明。——中国当代作家、学者王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