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议论文对比论证不要盲目随意,而要遵循如下三点原则。
用作对比的事物必须有明确、统一的对比点。如果两种事物间缺乏一定的可比性,就缺少了对比的依据,也就达不到有效论证的目的。请看《包容》一文中的佳例:
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佛经有言:“一念境转。”面对他人的过错,耿耿于怀,睚眦必报,会带来沉重的心灵负累。与其让仇恨啮噬心灵,制造痛苦,不如以包容之心去获取一份泰然。勾践忍受了十年卧薪尝胆的艰辛,灭吴后却下令诛尽吴国宗室。韩信未发迹时无端遭受“胯下之辱”,但封王之后却笑释前嫌,任命当初侮辱过自己的人为巡城校尉。相比之下,韩信的人格要比勾践健全得多。鲁迅先生曾说:“渡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包容不仅是对他人的宽恕,更是送给自己的最好礼物。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确定了统一的对比点:“包容是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何以见得?首先从道理上进行对比,仇恨会“啮噬心灵,制造痛苦”,而包容会“获取一份泰然”。接着列举事实进行对比,越王勾践卧薪尝胆,忍受十年,灭吴后却“下令诛尽吴国宗室”,而汉代名将韩信发迹前“无端遭受‘胯下之辱’”,“封王之后却笑释前嫌,任命当初侮辱过自己的人为巡城校尉”;由此得出“韩信的人格要比勾践健全得多”的结论。正反对照,是非分明,论证有力。
如果论述时从正面讲了几层意思,那么用来对照的部分一般也应该从反面讲相应的几层意思。这样不仅对比相应均衡,而且能使文章眉目更为清楚。示范如下:
话又说回来,技能的巧与拙,往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巧妇只有与时俱进,不断了解家人胃口或市场行情,不断提高烹饪水平,才能永葆“巧妇”之美名。否则,亦有沦为“拙妇”之忧。而“拙妇”只要不固守其“拙”,虚心向书本学习,不断向烹饪行家借招,在烹饪实践中处处用心,时时留意,厨艺定会日渐提高,由此晋升为“巧妇”,也并非难事。(《辩证“巧”与“拙”》)
作者紧紧扣住“技能的巧与拙,往往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这一对比点,先论说巧妇只有“与时俱进”,“才能永葆‘巧妇’之美名;否则,亦有沦为‘拙妇’之忧”。继而议论拙妇只要“不固守其‘拙’”,虚心学习、不断借招、“处处用心、时时留意”,“由此晋升为‘巧妇’,也并非难事”。对比双方,文字大致均衡,内容大体对应,条分缕析,思维辩证。
对比后的议论,就是在运用对比过后,要围绕对比的内容进行分析挖掘,把蕴含其中的事理简明扼要地揭示出来。“比”是基础,“议”是升华。因此,对比后要旗帜鲜明地做出评价或得出结论,不能含糊其词、模棱两可。请看这样一个例子:
沉稳从无欲而来。孟子曰:“无欲者,可王矣。”无欲就是没有私欲,做大事者,不能因蝇头私利而毁坏全局,只有这样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如来佛祖抛除私欲,性格沉稳,终修成正果,普度众生;诸葛孔明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终运筹帷幄,功成名就。有了私欲,心中自然无法沉稳下来,遇事则慌,处事则乱。霸王以一己私欲,赶走亚父,气走韩信,终被困垓下,遗憾千古,长使英雄泪满襟。霸王之败,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则必使后人而复哀后人矣。(《稳中求胜》)
这段文字,作者在提出“沉稳从无欲而来”的分论点后,先引用孟子的话做理论上的支撑,接着阐述做大事者只有抛却私欲,“才能练就出沉稳的性格,赢得最终的胜利”的道理;然后拿“无欲”之如来佛祖“修成正果,普度众生”、诸葛孔明“运筹帷幄,功成名就”的正例与“有欲”之霸王“被困垓下,遗憾千古”的反例进行对比,有力地证明了“无欲”与“沉稳”的重要。最后进一步说理,提醒人们要以霸王之败为鉴。整个文段,既有事例的鲜明对比,又有机地穿插议论评价;既以事实教育人,又以道理警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