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永远在路上高中作文800字

发布时间:2022-8-22 23:40作者:李唯宁阅读:691

永远在路上

文章视野开阔,材料运用自如,丰厚贴切,要言不烦。语言表达富有意蕴,有着文学的气场,带着诗性的灵动。

高原亘古冰封的雪岩上蜿蜒着一条“天路”,上面印刻的几乎只有邮政车的辙迹———对这里的邮递员来说,生活也许是单调而令人厌倦的,但他依旧默默地孤身独行,记住了每一户人家,记住了每一个温暖的笑容。这条天路有终点,但邮递员的身影永远在路上。(本文选取了一个巧妙的由头,一句“这条天路有终点,但邮递员的身影永远在路上”既是对由头的总结,又扣紧了作文材料的中心词。)

“永远”,听起来似乎绝望而徒劳,但是历史和时代向我们证明:永远在路上,才是到达终点的最好方式。(紧扣中心,提出自己独到的观点。)

如果我们把追求梦想的过程看作一次长跑,那么只有每一步都如冲刺般专心致志、毫不懈怠,才可能在某一个回首的时刻发现,终点已在身后。就像居里夫人不厌其烦地在烟熏火燎中搅动矿渣,就像吴孟超医生始终未放下手中的手术刀,通向终点的路往往漫长而艰难,而“永远在路上”能够给我们一直向前的信念。(作者认为,“永远在路上”能够给我们一直向前的信念,这是我们到达终点的必备品质。)

“永远在路上”也意味着“没有最高,只有更高”的坚持不懈。正如“探界者”钟扬背包里满是对未来的计划,即便是病痛和死亡,也没有让他的探索走到边界;袁隆平最初的梦想是让全国人民吃饱,后来,他又开始追求“禾下乘凉梦”和“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他的创新没有终点……(钟扬和袁隆平的事例来自教材,作者精准选取这些材料,紧扣“永远在路上”这个中心。)行走世间,有多少不停歇的脚步,有多少没有尽头的道路,就有多少明亮的灯塔,有多少不灭的希望。

千里之行,“续”于足下。面对人生,面对时代,唯有走上一条没有终点的路,让每一个梦想成为里程碑,方能以磅礴力量推动时代的巨轮。(“千里之行,‘续’于足下”的改动非常巧妙,“续”是接续之意,强调的是永不停歇。同时,在这个过渡段里,作者巧妙地将论述从个人层面上升到了时代的高度。)就像钟扬所说的那样:“任何生命都有结束的一天,但我毫不畏惧,因为我的学生会将科学探索之路延续下去,而我们采集的种子,也许会在几百年后的某一天生根發芽,到那时,不知会完成多少人的梦想。”前辈们为我们树立了行无止境、探索不断的典范,我们也要追随他们的脚步,不断向前,推动时代巨轮滚滚前进!(个人的梦想或许由于寿命有限而走到终点,但是时代梦想的实现却从不停歇。在这一段中,作者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角度指出了为何我们需要“永远在路上”的精神。)

体育如此,科研如此,我们每个人一点一滴的努力汇成家国理想,又何尝不是如此呢?那捧焦土中燃烧的星星之火,在一代代人的满腔赤诚中,变成了前进的熊熊烈焰;一代代人“永远在路上”的精神,点亮了充满希望的今天。回首百年历程,是无数行无止境的奋斗者在建功立业。平凡的双手可以创造伟大的奇迹,坚实的脚步可以抵达辽阔的远方。展望百年风光,又是一场奋斗者的接力赛,志在千秋伟业,百年只是序章。肩负新使命,心怀新憧憬,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奋斗者的脚步永不停歇。(有回顾,有展望,这一段论述足以看出作者站位高远,显示出当代青年人的责任担当与家国情怀。)

漫漫人生,时代征途,有时正如雪域高原上那条孤单的长路。我们必须走下去,必须日复一日地走下去,即便没有终点,即便永远在半道上。只盼望回首之时,山花烂漫,春日迟迟。(回扣由头,首尾呼应。江苏省苏州中学高一 李唯宁)

本文紧扣话题“半道上”,逐层推进。标题点扣核心词,首尾呼应,收放自如。开篇由雪域高原邮递员的事例引出“永远在路上,才是到达终点的最好方式”的观点,然后从个人和时代两个角度阐述为何我们需要“永远在路上”的精神。两个角度之间逻辑关系清晰,过渡自然,层层递进。

3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