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城未破高中作文1000字
围城未破遥想当年,钱钟书数学成绩令人目不忍视,却因灼灼文采与博闻广识被清华大学破格录取,方有今日《围城》、《管锥编》流传于世。而今,在高考制度因其应试性备受垢病之时,新高考制度横空出世。“文理不分科”看上去很美,似有向素质教育靠拢之势。但戳破这个美丽的泡沫,其本质仍未破应试之围城,其弊实大于利。
新政一出,有人为之喝彩雀跃。在文理不分科的大前提下,学生有权自由选择科目考试,一年多考,按最优成绩计入总分。诚然,这一制度打破了以往高“一考定终生”的不科学性,在灵活性上也大大提高。但究其根本,这一灵活性真的给予学生自由选择、自由发展的土壤、空气与阳光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在现行教育体制下,高校对学生评价标准较为单一。分数,依旧是学生之命根。在“唯分数主义”思想主导下,学生和家长自然会选择自己、孩子最擅长的科目,而非真正感兴趣的科目。同时,在学生“自由”选择背景下,高校的不同专业在录取时也必须制定一系列标准,以固定科目成绩决定学生的录取与否。文科专业往往考察文科科目,理科专业则常以理科科目分数为尊。在利益右杆的失去下,学生的多元选择实则受阻。高考、高中学习不分文理科,但高校仍分文、理专业。在高校通识教育尚未成熟推广的今天,学生的“自由选择说”在事实上沦为鸡肋。相反,当前高校招生科目考察标准尚未明确,相关细则并未出台,这反而会给如今高一学生三年学习计划的制定带来不便。此外,众所周知,在中国高考过后的志愿填报环节又被称为“小高考”,参差不齐的分数线、令人难以捉摸的标准让无数尚未从高考中缓过神的学生、家长苦不堪言。而今,更加变化无穷的高校录取标准又将让三年后的考生和家长们绞尽多少脑汁、耗费多少心血?制度之弊,唯寒窗学子与之家长感受得最为刺骨、真切。
面对热气腾腾的新政,更有人说这是中国素质教育之复兴,人才培养指日可期。其实不然。当前尽管文理不分科,但各科目仍是以考试成绩论成败,其应试本质未改。而培养全面的人才,难道是那些变幻无常的选择题、填空题,那些需要反复熟练套用的条条框框便能达成的吗?相反,这些应试的产物消磨人的个性、打击学生的创造力。当年闻一多以短短十五字精妙小文便敲开青岛大学之门,汲取个性之营养,得以有所建树;而今那一颗颗埋下的脑袋,其中的个性被批量打磨,式样一致,看似完美却再难闪耀独特的光辉。在单一的人才评价标准之下,人才培养往往只能沦为空谈。
在这样的土壤中,“全才”的种子自然无法发芽成长。学生们需要进行各科目的学业水平考试,而经新政放大后的学业水平考试显得更为重要。这样,原本的三年为一次高考努力变成为年年为“高考”奋斗,学生之压力剧增,家长、老师的压力也不小。沉重的课业负担下,学生学着这科,想着那科,九门功课无暇兼顾,何来时间发展特长?可见,披上“多元”外衣的招考制度尚不利于“专才”的培养,更无须谈培养“全才”了。
考试,自然不仅关乎其主体――学生,它更是教师的一大挑战。文理不分科后,学生们在科目选择上似有了自由,但这也让老师、学校手忙脚乱。不同学生选择存在不同,原本的固定的“班级”概念面临打破,新的“老班”制度被匆忙搬上桌面。这个看上去很美的“不分科”制度在实际操作中带来了教师数量供应不足、师资配备存在不平衡、学校运行管理秩序需从根本改变等难题,在短时间内将给学校、教师带来不适。教师尚不适应,学生又会如何,这个中后果只能边走边看了。
综上几点,新出台的文理不分科的高考制度实为披着“素质”、“多元”外衣的“应试”制度,有些许裨益,但换沦不换药。其实效未加增,且其带来的连锁反应必将造成人力、物力、学生精力的损失,其弊大于利。反观国际,无论是美国还是英国,其大学录取皆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量,注重学生在社会实践、个性特长等方面的闪光点。发达大国的发达的“高考”制度也着实令我们自惭形秽。如今腾飞的中国,在经济上飞跃,在教育制度、考试制度上也应拓宽评价渠道,构建多元评价体系。而今尚未出炉的新自主招生制度,就似有打破以往以竞赛、成绩为尊标标准的趋势和惊喜!
愿有一日中国高招制度正式跃出应试之围城,当素质教育让学生个性闪耀,培养出第二个钱钟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