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易搜欢迎您 - 轻松快捷 分享智慧

不该忍高中议论文作文800字《忍之道,非常道》

发布时间:2021-4-27 15:14作者:陈春卉阅读:3657

忍之道,非常道

世人常说:“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这里的“忍”本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正因为有所忍耐,有所退让,所以可以收获更为广阔的人生大境界。

然而现代很多人往往误解了这个“忍”字,他们忍的常常是一些不该忍的东西。他们看到有人结伴闯红灯,心想这是中国人的“习惯”,于是忍住了前去制止的脚步;他們看到路人随手抛掷杂物,肆意踩踏草坪,心想反正事不关己,便忍住了上前劝阻的话语;他们看到有人凌辱弱小,心想吃亏的并非我的亲人,便忍住了见义勇为的冲动……

现实中诸如此类的事情还少吗?细思之,这样的忍,已不再是忍,而是麻木不仁,是鲁迅先生大半个世纪前就为之痛心疾首的国民性格中的一大弱点!

不该忍时就不能忍!

龙应台在《野火集》一书中勇敢地揭露了生活中人们恣意破坏自然、为了谋利而损害环境的各种丑态。那痛心疾首犀利泼辣的批评背后是她对生活的一腔浓浓的爱。她在书里深情地写道:“我不愿描写那些虚假的美好,我也无法写下,因为面对这些社会中的状况,我心急如焚。”她的“不忍”促使了更多人的醒悟。

与季羡林、金克木并称为“未明湖畔三雅士”的张中行先生,即使到了晚年,也无法做到对文坛上一些恶劣的现象熟视无睹。他在垂暮之年,仍然多次发文批评当今文坛某些所谓的“大家”不求文章精进只求蜗角虚名的肤浅之举。如此举动,被人称为“后五四时代”的勇士。张中行先生的“不忍”,为文坛营造了健康向上的风气。

无论是龙应台还是张中行,他们对于社会中的丑陋现象深恶痛绝,不该忍时便勇敢地站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当然,在很多情况下,我们对一些事情又必须忍,也只能忍。因为在很多情况下忍也是一种生存的必需,也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

苏轼在《留侯论》中曾如此评价张良:“天下有大勇者,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矣。”此言一语道破了张良之忍的真谛,揭示出张良隐藏在顺眉善目之下的那颗不甘平庸的心。其实,无论是甘愿桥下拾履的张良,还是甘受胯下之辱的韩信,一时的隐忍都是为他们远大的志向作铺垫。忍一时,退一步,为的是给他们的鸿鹄之志创设一个发芽滋长的空间,最终他们都赢得了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谁将百岁人间事,只换山中一局棋。”身为中国人的吴清源在日本棋坛曾经遭受到常人难以想象的排挤。為了心爱的围棋,面对恶浊的社会环境,他选择了忍耐,他留给世人的是在恶劣的人际环境中一心钻研围棋的萧瑟的背影。一枰亏成,两奁黑白,多年的隐忍终于爆发出极为绚丽的光彩,他最终使日本人心悦诚服,获得了昭和棋圣之美称。

忍如山间流水,遇高则落,遇阻则转,绵延无尽;不忍如屋上冰凌,坚硬挺拔,棱角分明,晶莹剔透。懂得忍与不忍的人,他们的目光会放得很远,他们的道路会铺展得很宽,他们会忍但不是一味忍耐,他们有信条但不拘泥于信条——

上“忍”若水,因时而变。

忍之道,也正该如此。(江苏省盐城市亭湖高级中学高三陈春卉)

思想、材料和表达是写作的三要素。而思维和表达的思辨性则是使思想深刻全面、表达客观明晰的前提。而要训练自己思维和表达的思辨性,就需要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辩证全面地思考问题的习惯,拒绝褊狭偏激;在阅读中注意汲取他人思维方面的长处,借鉴名家分析问题的辩证和理性;在写作中讲求构思和表达的思辨性,摆脱率性和随性的陋习。

思考问题的思辨性,会让我们的作文更理性客观;同时,注重作文的思辨性,也会提高我们的思维品质,使我们向着思考问题全面、理性、客观的方向发展——二者相辅相成。

15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