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请结合材料内容辩驳这种观点作文范文及解析
材料一:“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蔡元培美学文选》)
材料二:1991年10月16日,钱学森在人民大会堂接受“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时说道:“44年来,蒋英给我介绍了音乐艺术,这些艺术里所包含的诗情画意和对人生的深刻的理解,使我丰富了对世界的认识,学会了艺术的广阔思维方法。或者说,正因为我受到这些艺术方面的熏陶,所以我才能够避免死心眼,避免机械唯物论,想问题能够更宽一点、活一点。”
上述材料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有人认为,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请结合材料内容辩驳这种观点。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辩驳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作文800字
美育之旨,在于美,更在于育
美育是美学的拓展延伸,目的是让孩童、成人发现美,走近美,触碰美,创造美。美育的娱乐化是为了让它以更轻松、更自然的姿态走进普通大众的生活,但并不意味着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正如蔡元培先生所说:“美育之目的,在陶冶活泼敏锐之性灵,养成高尚纯洁之人格。”因此,我认为:美育之旨,在于“美”,更在于“育”,即育人。
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重提了著名的“教育之问”——“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我认为这第一问定能从美育中寻得答案。
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的是不极端世俗化的人。美学家蒋勋谈到审美时曾说过一个故事:朋友与蒋勋登山去游览阿波罗神庙,到达目的地后,朋友很惊讶:“爬了几个小时的山路,难道就是为了来看6根柱子吗?尤其是还有三根是断的。”而蒋勋却看到其中的文化意义:无论是美国的国会,中国的人民大会堂,还是法国的党代议院,都延用了这种柱子的风格,它是民主、自由的象征,更遑论其中的历史内涵、美学意蕴了。蒋勋的朋友执着于创造自己的品牌,却对这个全世界知名的品牌视而不见,如此强烈的讽刺和冷幽默极言了“超越世俗”的重要性。功利之心会蒙蔽人的双眼,让人看不见表象之下的东西。而美学的角度能让我们穿透世俗中的镜花水月,直达事物的本质。因此,我们应拂去名为“功利心”的迷雾,学习看透事物的本质,而美育恰恰能帮助我们去掉功利与世俗。
我们要培养的是什么样的人?我们要培养的是不消极厌世的人。周国平先生曾说:“人生审美化的必要性,正出于人生的悲剧性。”人生不可能一帆风顺,前路总是荆棘密布、幽暗深邃;锋锐的尖刺让柔软的心伤痕密布,未知的艰辛为前路蒙上阴霾,现在的年轻人高喊“躺平”的口号,未尝不是因为他们的心灵在残酷的现实之下早已千疮百孔。而美,是可以用来对抗现实残酷的。“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士”——叶嘉莹先生已92岁高龄,仍然立于三尺讲台之上。回望一生的颠沛流离,父亲因战争杳无音信,丈夫被捕后性情大变,自身漂泊、辗转于美国、台湾,而她仍然从诗歌中寻找力量,“千年燃灯,掬月成诗”。将日常诗化,将人生诗化,将苦难诗化,用美学来对抗人生的困厄。與美为伴,我们将增加一些对抗人生风雨的力量。
假如失去了美育,或者我们的美育沦为缺少灵魂的“伪美育”会如何?工具理性大行其道,人们追求着永无止境的功名成就,却没有止息的时候;分数至上,绩效至上,生活中的意趣、情感沦为无用的东西,人们陷入到无休止的焦虑与浮躁中。但,人们不应如此生活。因此,我们需要歌与诗,需要做点白日梦,需要蒙着月光的幻想,和对未来的欢乐畅想。
美育,就是引导我们去追求人性的完满,学会体验有意味的、有情趣的人生,从而使自己的精神境界得到升华。
辩驳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作文
材料一论述美育的价值在于陶冶性灵,养成人格;材料二论述美育的价值在于丰富了思维方法,两则材料都从美育的价值出发,是一种并列关系,也给出了这篇作文的写作方向——主要谈美育的价值。值得注意的是题目的要求:给“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这一观点以辩驳,从而确立自己的观点。因此,我们可以确定写作的论证思路——先破后立,即先批驳“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这一偏狭观点,再阐释美育更重要的价值。在分析其价值时,可以从思维方法、人格培养、情感滋养、生命支撑,乃至社会影响等方面去思考,思路宜开阔,不宜囿于一处。
美育只为娱乐和审美作文素材及化用
强力素材一
达·芬奇是一个私生子,出生以后,他的母亲,一个地位非常低的农家女孩子,就被驱赶走了。然后达·芬奇的心里一直有一个缺席的母亲,那个母亲是最美的、慈祥的、温柔的,永远懂得他的心事,永远可以安慰他。可是在现实里,她是不存在的。这是他生命中的一个重大缺憾。那个遗憾的部分,如果经由一个很大的信仰和渴望,它会变成美。如果不经由一个智慧的方法,就会让人很痛苦,甚至抓狂。(节选自蒋勋《美,看不见的竞争力》)
化用例段
美,常常与善相连。不忍心伤害任何一个生命,这便是善良发生的时刻。故而,养成高尚纯净的人格,并非要依靠空洞的说教,而是要依凭对美好的敏锐感知和纯真情感的浸润,这便是美的力量。美,也会让生命多一些韧性。达·芬奇用绘画来弥补他心里的遗憾,用美的方式来转化生命的不完满;苏轼用写作来抒发心中的愤懑与感怀,将凌厉的痛苦化作温润的文字;木心用心灵弹钢琴,以此拯救牢狱中受困的自我,熬过生命中困顿的时光。在非常时刻,艺术之美常常化为生命的纤维,让生命不致轻易折断,而是依然向阳生长。
强力素材二
与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时代思潮相适应,宋代文人士大夫的审美趋向呈现出一种划时代的历史转化。他们追求和向往的不再是唐代文人那种渴望通过征战疆场建立外在事功的人生理想,而是在“庭院深深”“壶中天地”中营造个人的精神家园,由唐代文人尚武任侠式的外向追求转向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摘编自郭学信《论宋代士大夫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
化用例段
一代有一代之文化,一代有一代之审美。审美不只是个人的精神世界与生活品位的折射,更可以成为时代思潮,引领社会风尚。当审美成为一种社会趋向,那力量便不可小视,唐代文人尚武任侠,争着到边疆去建功立业,开拓了昂扬向上的时代风貌;宋人追求自省内敛、沉潜向内的审美趋向,促进了文化与科学的极大繁荣;今人欣赏阳光向上的美,对各种美的风格兼容并包,具有开放的审美胸怀,塑造了挺拔宽和、海纳百川的时代风貌。审美影响大众,带动社会风潮,因此绝不是只关乎小众之事。